王松灵委员:助产士培养层次待提高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3-13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本报讯(记者 王强)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助产士人才培养应是本科及以上教育,而我国86.4%的助产士最高学历为大专。对此,全国政协委员、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呼吁,提高助产士教育质量,实现母婴工作的供给侧改革。

    长期以来,我国助产士人才培养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部分高等护理教育承担。助产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,专业基础扎实,但面临继续教育学历和职称晋升压力;护理专业的从业人员则需进行转岗培训。教育资源的错配和浪费,加剧了助产士队伍规模小、层次低、职业发展慢等问题。

    王松灵建议,由国务院牵头,多部门协调,建立独立的助产士学科专业,对临床工作者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助产教育。他认为,应将助产、妇幼等专业改为高等教育,包括大专、本科、研究生。现阶段首先通过调整学位设置,优先在医学院校、护理学院等设立本科起点的助产士专业。